在建造大棚的時候,首先要選好場地,做好多場地土壤、地理位置、光照等分析,然后就必須選擇適合的大棚骨架,在安裝大棚的時候,都要首先填埋大棚骨架,那么,大棚骨架是如何進行填埋的呢?
1.規劃。在對大棚骨架填埋前,必須做好骨架,比如以日光大棚內直徑100m為例子,按照3.5米為一件,地塊中間可以規劃出來28件,按照這樣的必須,必須多規劃好沒一間的具體位置,然后在進行布線。
2.定標尺。也就是埋設作為參照的標準立柱。一般是一大棚內東西兩端的立柱為標尺。比如以溫室威力自,溫室后墻高4.4米,選用的各排立柱高度分別為第一排加重立柱6.1米(偏北斜50)、第二排加重立柱6.3米(直立)、第三排立柱6.1米(偏南斜30)、第四排立柱5.3米(偏南斜50)、第五排立柱4米(偏南斜50)。在選好立柱之后,再根據布線圖,分別把溫室東西兩端的兩列立柱埋設好即可。立柱必須深埋地下80cm以上。
3.分次埋柱。以溫室東西兩端的“標尺”為準,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依次埋柱。其方法是:埋設第一排是,必須先將用于第一排的立柱從其上端往下測量并標記處3m的位置,然后從立柱的上端往下3米出拉表現,表現要與立柱的標記向重合,按照這樣的方法,一次買下其他立柱。